张茂云师承导师组工作计划
为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以便达到学生夯实中医理论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理论功底、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经师承导师组研究决定,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理论学习
在导师组教师指导下开展理论自学,以研读中医经典著作为主,开展读书活动。
二、实验实践
跟随导师所带研究生,进行动物实验、临床实验的实践活动,以提高科研水平。
三、跟师实践
以跟导师组教师临床实践为主,巩固教学计划内理论和实践学习内容,提高中医临床思维,用实践更好的指导理论学习。
具体要求
1.每月跟随导师学习研讨不少于1次,并做好学习记录。
2.每学年研读导师推荐的、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经典著作1部,并做读书笔记。
3.每学期完成导师所从事专业的学术经验总结或学习心得1篇,并附导师评语。
张茂云师承导师组
2019年12月29日
张茂云师承导师组实施方案
为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以便达到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经师承导师组研究决定,制定《张茂云师承导师组导师制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目标
学生通过跟师学习,进一步树立中医药专业思想、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中医思维、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中医辨证思维合格的中医临床卓越人才。
二、培养对象及条件
中医学专业学生,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学习成绩优良,能够自觉遵守《威尼斯wns8885556中国学生管理规定》,无违纪。
(二)能够自觉服从师承导师组的指导,在师承导师组指导下进行实践学习。
(三)能够按照师承教学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
三、跟师时间
第2学期至第8学期,每周一、寒暑假跟师学习。
四、培养模式
采取理论学习和跟师实践相结合形式进行。
(一)理论学习
在导师组教师指导下开展理论自学,以研读中医经典著作为主,开展读书活动。
(二)实验实践。跟随导师所带研究生,进行动物实验、临床实验的实践活动,以提高科研水平。
(三)跟师实践
以跟导师组教师临床实践为主,巩固教学计划内理论和实践学习内容,提高中医临床思维,用实践更好的指导理论学习。
五、职责与任务
(一)导师职责
1.进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结合实际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按照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课程修读、职业生涯设计、专业方向选择、就业、考研等进行全面指导。
3.注重学生的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实践技能、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排除心理障碍,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5.参与所指导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向中医学院、教务处反馈学生近况及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
6.指导可采用座谈、学术讲座、科学研究、教学查房、诊疗带教、病例讨论、组会、通讯工具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保持经常与学生接触,做好指导工作记录,每学期与每名指导的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不少于4次。
(二)学生任务
1.每月跟随导师学习研讨不少于1次,并做好学习记录。
2.每学年研读导师推荐的、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经典著作1部,并做读书笔记。
3.每学期完成导师所从事专业的学术经验总结或学习心得1篇,并附导师评语。
张茂云师承导师组
2019年12月29日
学习心得
2018级针推三班 白潇娴
跟随张茂云导师组学习以来,收获颇丰,从刚开始的不知道怎么学习中医,到中医经典朗朗上口,从连科研是什么都一头雾水,到中医科研问题的有效提出及科研方法的初步筛选,从面对患者不知从何下手进行诊断,到一般病症临证的应对自如,潜移默化里,我收获了令自己惊讶的成果。
一树立了中医自信心
通过师承,让我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中医的诊疗手段。导师们手把手将医学理论、疗效特色、实践经验等传授给徒弟;徒弟则在跟师的侍诊学习过程中,不断了解和体会师傅的临证思维、理法方药,不仅增强了我们的从医信念,而且还能使大家在学习中悟出心得。同学们经过门诊跟师、抄方的日积月累,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临床辨证思维及临床技能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了学习中医的信心,激发了学习中医的热情。
二夯实了经典背诵的功底
对于中医学生而言,经典背诵是基石,中医经典是构成中医理论的核心内涵,是中医临床思维观点的源头。坚持中医经典理论学习和领悟是贯穿中医人才培养的主线。历代名医的成才之路均离不开中医经典的研习,而背诵则 成为基础中的基础。本导师组大力提倡中医经典的诵读,并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讲课,例如沙龙座谈、名医讲座,小组探讨会、各种各样的比赛等,既提高了同学们诵读经典的兴致,又寓教于乐。
师承个人心得
2018级中医四班 孙睿
经过近两年的师承学习,本人收获巨大,现总结如下。
1.张茂云导师组的各位导师在各方面都对我们进行了培养,比如中医功底的夯实,导师要求我们每周上传要求背诵的经典原文,督促大家按时完成,遇到不理解的原文,在每周的活动日进行集体探讨。
2.导师们择期给同学们开展各方面(理论探讨、临床医案、科研方法等)的讲座、研讨会,会事先布置主题,同学们可以提前进行梳理材料,在正式研讨的会上,大家有的放矢地进行研讨,效率高且收获巨大。比如在研讨“《金匮要略》虚劳病证治规律”这个主题时,同学们通过导师们的讲解及个人所查阅的资料,能够更加深入地对《金匮要略》中关于虚劳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的理解和拓展,导致虚劳的原因甚多,如《景岳全书·虚损》指出“劳倦不顾者多成劳损”“色欲过度者多成劳损”“少年纵酒者多成劳损”“疾病误治及失于调理者,病后多成虚损”。《理虚元鉴·虚症有六因》则提出导致虚证的主要六种原因“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就临床所见,引起虚劳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禀赋薄弱,体质不强、烦劳过度,损及五脏、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大病久病、失于调理。
这类的研讨,同学们往往争得面红耳赤,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当对方同学用丰富的医理说服自己时,更觉得收获很大。
通过师承,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使得我在理论联系临床、科研思路的建立等方面都有很多收获,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必将起到更大的引领作用。
师承心得
2019级中医五班 孙忠禹
跟随张茂云师承导师组虽然刚刚一年,但在我整个中医学习之路上的作用巨大,比同班同学早研习了四大经典,跟随老师,学习与临床相结合。
在师承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学习经典、背诵经典,中医的经典是中医学发展的源头和基石,是中医学知识宝库的核心。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籍中阐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揭示了临床思维的普遍规律,并记载了众多行之有效的方药。因此,每位名医的成长都有着刻苦钻研中医经典的历程。所以,要学好中医,从学习之初我们师承导师们就有计划地要求我们背诵中医经典著作,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为中医理论的理解应用打下坚实基础。而通过熟读经典,理解中医理论,同时密切联系临床,才能更好培养同学们的中医思维和辨证论治的能力。跟随老师门诊,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同时开展院校教育模式下的课程学习。在此过程中,通过结合临床病例对中医知识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大家的中医思维,使之初步掌握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能够进入中医门墙,具备对一些常见病辨证论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跟随老师进行临床学习,丰富临床见识,博采众长,进一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师承跟师心得
2018级中医一班 王柏淇
本人自大二跟师张茂云师承导师组进行学习,已经一年多了,期间无论是疫情影响还是正常寒暑假,导师们都没有中专对我们的培养,无论是文献整理、理论探讨、论文的撰写,还是临床的锻炼,导师组老师们事无巨细地对大家进行培养和锻炼。
文献整理方面,《金匮要略》由于时代久远,文辞古奥,校勘、 注释较多,为了培养大家研究中医文献、整理中医古籍的实际能力。导师们要求同学们用目录学知识 搜集金匮古籍的不同版本,制定校注体例,然后分组,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运用校勘学和训诂学知识对所学篇章进行校勘和注释,汇总后再撰写校勘记。然后交指导老师审阅修改。
理论探讨和论文撰写方面,在金匮课程教学时,根据中医理论界争鸣比较激烈的热点问题,如:“但臂不遂”“附子汤”“如何鉴别溢饮和皮水?”“心下痞坚与心下痞硬如何区别?”等问题,或让学生选《金匮》中的某一学术观点,结合自己的认识,阐述其理论机理及临床意义。或试举一个自己在跟师临床见到的治疗案例生动地说明《金匮》理论的指导意义。如:对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在《金匮要略》中的体现等。布置学生思考讨论、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然后撰写论文,于课程结束前上交,师承导师审阅批改,点评或提出修改意见。将其作为互动教学的 重要内容。
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使得我对中医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入,坚定了自己学习中医的信心,为今后的中医之路指明了方向。
动物实验
师生研讨
学生间交流
张茂云师承导师组工作总结
一、近五年师承教育带教基本情况
(一)团队负责人情况
张茂云师承导师组团队负责人张茂云,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博士研究生副指导教师。现任威尼斯wns8885556中国威尼斯wns8885556中国金匮教研室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金匮要略课程联盟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等学术兼职。
长期致力于《金匮要略》教学以及张仲景学术思想与内伤杂病发病及治疗特点的相关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主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1部,副主编学术著作3部,参编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中文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等教材及著作4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及教研项目30余项。
(二)团队情况
团队成员包括周庆莹、姜鑫、牟宗毅、陈晶晶、崔巍。其中一名主任医师、三名医学博士,均为中医经典教学、临床及科研一线,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张仲景思想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临床擅长心病、脾胃病、妇科病、内科杂病、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等疾病。
(三)带教情况
2019年末至2020年初,本组开始师承培训工作,共培训两期学生,即2018级学生6名、2019级学生2名。由于这两批学生,在接下来的三年间,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同学们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和师承导师进行线上的科研创新方面的培训。下半年开学后及2021年,继续夯实理论功底的同时,进行实训实践和科研创新三大方面。
二、师承教育经验心得
1.理论学习
两批培养学生共开展线上、线下理论学习10余次,导师组导师进行了“中医自信心的坚定与坚持”、“漫谈中医背功”、“名老中医成功之路”等讲座,同学们也针对主题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达到了导师组引领学习风尚的目的。
2.实训实践
在2020下半年及2021年,导师组利用学校第三附属医院门诊为同学们开展了实践活动。
3.科研创新
导师组不定期启发同学科研思路,以创新创业项目培训为指引,开拓同学们的创新思路。达到了提高中医临床思维的目的,用实践更好的指导理论学习。
三、师承教育建议意见
对于师承教育期间取得一定学习成果的学生,是否可以考虑给与学分的奖励或类似的激励政策,以便激励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参与进来。
2023年4月30日